如何進行財務報告的比較分析
比較分析指對兩個或幾個公司有關數據進行對比,揭示不同企業相關數據差異,根據差異尋找原因,讓投資者對相關財務指標的優劣有一個更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比較分析按內容分類有三種形式:
①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
②比較結構百分比;
③比較財務比率。
其中比率的比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是相對數,排除了規模的影響,使不同比較對象建立起可比性。財務比率的計算比較簡單,但對它加以說明和解釋是相當復雜和困難的。
以下我們就以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2005年年度報告為例,采用比較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方法分析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的盈利情況。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不論是投資者、債權人還是企業經理人員,都日益重視和關心企業的盈利能力。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特點是綜合性強,具有代表性,通過對該指標的層層分解,可以具體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2005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是17.12%和12.8%。影響凈資產收益率的因素有兩個,權益乘數(平均資產/平均所有者權益)和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的負債程度,權益乘數越大,企業負債程度越高。總資產收益率說明了資產利用率的高低,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浦發和華夏的權益乘數分別是34.18和32.92,總資產收益率分別是0.5%和0.4%。從這兩個指標看,一方面說明兩家銀行的資本結構相差不多,浦發銀行的負債占資產總額的比例略高一些。同時浦發銀行的總資產收益率高于華夏銀行,說明浦發單位資產帶來較高凈利,資產利用率較好。另一方面,浦發的權益乘數高出華夏銀行4%,而總資產收益率高出華夏銀行25%,說明引起凈資產收益率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總資產收益率。
接下來,進一步分解總資產收益率。影響該指標的因素是銷售利潤率(凈利潤/營業收入)和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銷售利潤率反映了單位營業收入可帶來的凈利潤的能力,而資產周轉率反映資產的周轉速度,資產周轉越快,銷售能力越強。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2005年度的資產周轉率分別是4.33%和4.18%,說明兩家銀行在資產周轉率上的差別不大,引起總資產收益率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兩家銀行的銷售利潤率,浦發和華夏2005年度的銷售利潤率分別是9.3%和11.58%,說明浦發銀行每一元營業收入可帶來的凈利潤比華夏銀行高出2.29%。
因此,銷售利潤率是引起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凈資產收益率差別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這兩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支出情況。
附圖顯示的是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利息收支比例(利息支出/利息收入)、金融機構往來收支比例(往來支出/往來收入)、手續費收支比例(手續費支出/手續費收入)與營業費用和營業收入比例的曲線圖。比例越低,說明該項支出所得到的收益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從圖中可以看出,浦發銀行的利息收支比例和金融機構往來收支比例都低于華夏銀行,說明浦發的利息支出和金融機構往來支出所獲取的收益要高于華夏銀行,二者相差10%左右。從手續費和營業費用來看,華夏銀行的比例更低一些,但二者相差不大,在3%上下。因此,就總體而言,浦發的獲利能力更強一些,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收益。
從上述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的對比來看,要運用比較分析,關鍵要注意不同規模企業之間的可比性,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性。我們選取的比較對象,最好是處于同一行業內同一性質的企業,運用比率分析法,對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尋找差異,分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