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家談香港“新政”
香港特區新一屆政府履新,各項新政策或將陸續出臺。對此,香港經濟研究、房地產和會計界的三位專家7日各抒己見,見仁見智。
由香港管理專業協會舉辦的“新政府新思維:金融及房地產的機遇與挑戰”講座上,原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呼吁,要重視發展教育以及環保等產業。
在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研究領域知名度較高的陳坤耀表示,教育不應被視為產業,不能依靠教育賺錢、牟利;發展環保的同時,還可以將環保附帶產業一并發展起來;應發展醫藥尤其是中醫藥產業。他還提醒說,要注意縮小貧富差距。
陳坤耀所言涉及部分,香港特區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1日已表示,政府必須協助香港大小投資者和企業,把握國家和全球的經濟發展機遇,開拓空間。制定產業政策,促進和支援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全面檢視、研究和系統地處理貧窮等問題。
此次訪問香港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希望香港登高望遠,把香港未來發展與國家發展大格局、世界發展大趨勢結合起來,提高香港競爭力。
羅兵咸永道(普華永道)全球領袖委員中國及亞太區主席楊紹信也建議更多的香港人搭乘中國經濟“快車”。7日,他在演講時談及中國經濟總量2030年甚至2020年即可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有香港市民對此搖頭質疑。楊紹信隨即舉例說,內地經濟快速增長,在湖南只用360個小時就建造了一座30層、抗9級地震的環保酒店,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發展經濟、促進就業的同時,梁振英還承諾,加建公屋,適當增加土地供應。對此,中原集團創始人施永青7日在演講時表示,不反對政府增加土地供應,但香港房價恐難下降。跟無房產者的看法不同,有房產者擔心房價下降、資產蒸發,影響購買力。若此,居民的醫療教育開支、銀行的信貸業務以及零售業將受影響。(完)
